English

朱光亚和他的老师吴大猷

2000-08-03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在一个周末的早晨,凭着西南联大校友会的联络,我们幸运地得到朱光亚的邀请,到他的住所去看望他。

当朱光亚深情地怀念其导师时,我才知道,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吴大猷,也是“两弹一星”功臣朱光亚的导师。朱光亚还是吴大猷最亲近的弟子,这件事长期不被人所知,可能和朱光亚先生长期从事国防科研的保密性质有关,也更和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有关。

“那时候,吴大猷先生的夫人病得很重。他一面照顾夫人,一面给我们讲课。我常到他的家里去听课。我背着师母去医院看过病。”

已是鹤发红颜的朱光亚说着,眼神里,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少的学子时光。

“您背着她吗?”我问。

“是的,师母要去医院,都是我背着。那时候哪有什么‘的士’?抗战时期,连黄包车也没有。再说,住的也是昆明的郊区。那时候的师生,就像一家人。我也常在吴大猷老师家吃饭。我是穷学生,吴老师知道。”

“1945年,吴大猷老师带我和李政道去美国,那时是秘密的。我是作为他的助手去的。后来一起在美国,很多年后,才分开的。老师去了纽约。”

“吴老师去世时,我不能去台湾送行,是托李政道代我去向老师告别的。”

这时,朱光亚的眼神里有一种遥远的东西,那是一个小岛,岛上有他青年时代的恩师。

作为国防军事的重要专家,朱光亚即使是在国内小有走动,都会惊动国家安全部门。所以,他连公园散步都自觉取消了。为自己一人让很多人劳累,他觉得不安。自然,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,赴台看望恩师。只有心系之念之,情流露之。

在我的心目中,朱光亚的贡献亦不弱于获取国际巨奖。他是共和国最需要的人,在这个民族最需要的地方和时候,像擎天柱一样撑住了。

和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朋友谈起这些,他说:“我们中华民族今天这样的兴旺,是和这些人的奋斗分不开的。”

朱光亚们,是共和国安宁的守护神,民族力量的巨子。

当我们还在愚昧地举着红书,当我们被驱赶到穷乡僻壤去重复最原始的劳动,连人类登月的消息也听不到的时候,幸亏还有一伙人在干着正事,原子弹启爆了,卫星上天了,这个民族对外界依然保持着巨大和神秘的力量。

而这一切,竟又奇异地与隔着海峡与我们久违了的一位老人——吴大猷相联着,虽然他已然辞世。但是,中国人民怎能忘得了?在一个世纪以前,吴大猷就为民族选就了英才,精心培养,带出国去深造。

在西南联大,在我的故乡昆明,在日寇的炮火和轰炸之下,在那一排排简陋的教室里,那铁皮屋顶之下,在乡村的土路上,在从京城运去的实验机器前,这些学子——杨振宁们,李政道们,朱光亚们,追随在导师左右。

当年,他们高唱过的校歌里有:“中兴业,须人杰。”而今,他们果然成为使中华民族中兴的人杰!

中兴——在国际舞台上获取诺贝尔奖;中兴——在中国大地上为十几亿人民护国保土扬威的原子弹。

我们,每一个生活在尊严的、现在的中国人,能不为这些大师之师的吴大猷老人,仰之感之歌之长追忆之吗?

海峡激浪,又岂能隔断这民族的世纪情怀和生存命脉?

虽然这位民族的物理学元勋吴大猷先生,对我们来说是相隔已久,失落远方。可是,作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和回光倒影,怎么能少得了他?

而作为吴大猷先生,又怎么少得了西南联大和中华大地?据说,当李政道先生从美国赶来,跨进病房的那一刹那,昏迷已久的吴大猷竟神奇地醒了过来,与他的爱徒作别。心灵之约,神魂相依。试想,在他生命的最后那一刹,为中华物理学鞠躬尽瘁的吴大猷,又怎么能不想念起他的列位弟子,他的西南联大,他的祖国大地呢?

他应当知道这些:那与他家人亲如子弟的朱光亚,凭着当年他的精心培养,已成为中国赫赫“两弹”元勋巨子,此刻,白发的学生也正在怀想和牵挂着师尊。他应当知道这一页的。中国不会忘记吴大猷。

魂兮归来,萦绕故土。隔着海峡,遥望台湾,遥望吴大猷先生之灵位,请受取我一柱心香。愿他安息在祖国东南。愿他早一天享受祖国内地学子后生们的焚香拜祭。

滔滔海浪翻腾,尽是中国情。血脉相连将万代,留取丹心照汉青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